尊敬的会员   
网站首页 >> 知识 >> 文章内容

把焊机变成大玩具 出海品牌YesWelder如何诠释DTC奥义

[日期:2023-10-23]   来源:  作者:   阅读: 0[字体: ]

谈及焊接工具,在绝大多数人脑海中,很难将其与“跨境品牌”、“潮流文化”、“家庭生活”等要素联系起来。作为一种天生便携带着“B端基因”的工业品类,它似乎是一条讲不出什么性感故事的边缘赛道。

 

因此,长期以来,很少有人思索这样的问题:出身“小商品城”的中国焊接工具能否在异国他乡蜕变为拥有万千拥趸的独立品牌?焊接工具能否从工厂走入家庭,与C端消费市场碰出别样火花?

 

YesWelder恰恰是一个认真考虑上述问题并付诸实践的品牌。

 

作为焊接工具“品牌化”出海的先行者,YesWelder走上了一条先前罕有人至的漫漫征途。据其DTC运营负责人Jenny介绍,YesWelder的品牌化进程与“真正使用户需求凸显”的DTC逻辑密不可分。精准把握欧美社会的生活状态以及从中衍生而出的商业场景,是跨境品牌不可或缺的能力,也是在“准垄断”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富有潜力的“空白”的捷径。

 

而品牌内容建设则是YesWelder“俘获”用户心智的倚仗。作为一位“投流岗”出身的品牌运营官,Jenny认为单一的“流量营销”无法带来长效增长,真诚的“内容营销”才是构建社群文化、凝聚品牌生命力的核心要义。每个DTC品牌都必须扪心自问,“当流量红利的一霎潮水退去以后,还能存留在品牌上的究竟是什么”?

 

据悉,YesWelder创立于2018年,是一家个专注于焊机、焊帽、焊材等焊接器具的细分领域出海品牌,“为初入焊接领域以及有经验者提供负担得起的高质量焊接设备”是其品牌愿景。如今,YesWelder在北美焊接界C端市场已成为妥妥的新锐力量。

 

2021年,其GMV达到3亿人民币,2022则突破了5亿人民币大关,几乎实现翻倍增长。在亚马逊焊机品类,YesWelder也取得了在前十名中独占六席、常年高踞品类第一的成绩。其品牌宣传矩阵广泛覆盖海外各大主流平台,在Instagram、YouTube、TikTok、Facebook等流量端口坐拥数十万粉丝——甚至超过了许多美国本土的传统大牌。

 

01、在“准垄断”环境中寻觅“空白”,差异化竞争逻辑何在?

 

YesWelder的“草创故事”并不像一些传统跨境大卖家的发家史那样具有传奇色彩,而更像是国内代工产业的一次“自我救赎”。

 

作为一群在焊接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资深从业者,YesWelder创始团队曾奔波于世界各地,为自己的OEM生意寻求订单。然而,伴随着竞争的饱和,这种业务模式逐渐“日薄西山”。疯狂压价的内卷、越发微薄的利润,使这种“替国外品牌打工,赚个辛苦钱”的商业逻辑变得摇摇欲坠。

 

YesWelder的几位创始人决定打造独立品牌,不再“受制于人”。在这种执念的引导下,他们将北美市场作为品牌出海的“第一站”。

 

北美地区虽以巨大的消费潜力而著称,但也有着特殊的市场环境。在美国,焊接工具赛道长期被几家本土老牌企业所把持。这些老牌玩家都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悠久历史,技术底蕴雄厚、销售网络完善,牢固地统治了北美焊工群体的心智。对于一个籍籍无名的新生品牌而言,想要在这种“强者林立”的市场立足,无疑会面临极大阻力。

 

就此而言,YesWelder“押注北美”的选择可谓“偏向虎山行”。但在这一“有违常识”的战略背后,是创始团队十多年间在全球各地跑业务所积累的缜密观察——既关乎市场状况,也涉及风土民情。

 

“只拘泥于行业报告的条条框框、单从数据维度去考察市场是不足的,那些大摆数字的调查报告可能已经是滞后的消息了。”Jenny指出,“真正重要的是亲身实地的走访,切实地在‘人与人’的层面上实现沟通和认知,才能发现机遇。”

 

对于那些不曾真正深入走访美国社区的人来说,可能很难弄清一个事实,即焊接工具并不只属于车间和工地,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难以想象这种场景:自己在家里头戴焊帽、手持焊枪,火光四射地焊接着窗栏,或是在车库里DIY焊接工艺品。然而在美国,这种场景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。因为雇佣工人花费昂贵,普通家庭自己处理焊接工作更加划算。

 

但是,这种极为普遍的需求却长期被那几家瓜分市场的焊接巨头们所忽视。实际上,在焊接工具这条赛道上,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极不平等。前者凭借渠道优势、庞大体量和强势地位,塑造出了一个“准垄断”的市场环境,在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。

 

在此背景下,大品牌无需关注用户满意与否、无需在意价格定位是否亲民,也无需考虑功能平衡性与性价比,所推出的产品也未必能满足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。用户也根本没有多的选择、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。他们要么“乖乖掏钱”,为传统品牌买单,要么就“打道回府”,干脆断了购置焊接器具的念想。

 

此外,像Lincoln、Miller、Hypertherm这类大品牌,拥有庞杂的产品线,而家用焊机、焊帽这类产品只是一个极为细小、在营收上无足轻重的分支。因此,于其而言,并不存在精心调整这个产品支线的理由。

 

尽管巨头统治下的“准垄断”格局对于普通C端消费者而言并不友好,但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,却是一个“失之东隅、收之桑榆”的良机。虽然基本盘已被分食,但在特定场景、特定消费群体的细分领域上,巨头们无暇兼顾,便为后来者留下了潜力可观的利基市场,以及差异化竞争的战略纵深。对YesWelder来说,这个“差异化”的落足点就在于,当本土巨头们还在用“工业品”的逻辑销售焊接工具时,它意识到“家庭消费品”逻辑的潜力。

 

可以说,在YesWelder到来之前,美国本土的焊接工具品牌,并未对家用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。用户需求和产品研发之间处于一种“倒挂”状态:不是使产品契合用户,而是让用户迁就产品。而对YesWelder来说,这种“倒错”恰好为其提供了一个登陆美国市场的“切口”,也给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奠定了基本前提。

 

如果要做一个类比,YesWelder似乎就像那些美国本土老牌的一个“翻转镜像”:重点关照家用市场,而非主攻B端;深入洞察用户,找到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点;使产品高度适应家庭场景,而非工业级指标。这种产品思维扭转了过往“厂商强势、消费者弱势”的对比,把选择的主动权还给了消费者,也使家用焊接器具市场形势焕然一新——家庭消费者的心声得到品牌方的尊重。而这也是DTC模式的神髓所在。

 

02、以用户洞察重构“产品本体论”,家用场景的想象空间有多大?

 

对于一个深耕小众品类的品牌来说,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搞清楚“自己的产品究竟是什么”这个“本体论问题”——这是一个能够型塑品牌想象空间的“元问题”。

 

不同阶段的企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是迥然不同的。在焊接工具这个领域中,老牌巨头们的回答会是:“焊机是一种复杂的工业设备,它应以最顶尖的技术、最优质的材料、最专业的操作系统,为工业级用户提供高强度的服务,从而支配市场”。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,老牌巨头们的出品很可能会陷入一种“层层加码”的逻辑:更厚的板材、更耐久的橡胶、更专精的功能项、更强大的功率输出......

 

其结果就是功能单一、造价高昂、操作复杂的重型款别,以至于令家用需求望而却步。用YesWelder创始人朱程丰的话来形容,就是“用户需要一辆标配丰田,而它们却在埋头制造劳斯莱斯”。

 

在一个底层技术基本完备的品类上,执着地追求基本参数的提升,而忽视了用户洞察,是这种尴尬处境的成因。但在YesWelder看来,用户需求始终应该被摆在首位,其“产品本体论”也自然而然地是从用户洞察中总结而出的。

 

YesWelder主张,自己的产品应当被定义为一种面向普罗大众的“遗忘型设备”——平时想不到而需要时“取出即用”,或者是一种“家用的大玩具”——为DIY爱好者的创作提供便利。这个定位建基于美国家庭切实的生活需求:他们并不需要狂热的“参数竞赛”,也不需要过度精细化的专门设备;他们所期待的就是一个便利化、简易化、个性化的“万用工具”。

 

以YesWelder爆款产品之一“FIRSTESS MP200 5-in-1 Welder&Cutter”(以下简称“MP200”)为例,其创新逻辑便紧扣这种洞察。

 

“一个普通的家庭用户,在房屋修理时如果要处理金属构件,不仅需要焊接,还会需要切割。而过往的主流品牌都推崇专精单项功能的机型,对日常使用造成了不便。”该产品PMO项目经理Leticia向亿邦动力指出美国用户的痛点,“此外,焊接是一个有技术门槛的活动,对于新手而言,过于专业的复杂操作系统难以上手,就会阻碍这个群体购置焊机在家中进行操作。”

 

为了应对上述问题,MP200着重进行了两项改进:其一,将焊接、切割等多项功能集成在同一台机器上,功能间可以实现一体切换;其二,将焊机简化为"傻瓜机”,把几项重要功能的参数与操作步骤自动化,“打包整合”成“一键解决方案”,新手只需稍加学习,便可快速上手操作。

 

在焊机上,YesWelder的创新多聚焦于便利化和简易化这两个方向。而在焊帽上,则更多地体现出其产品个性化的一面。

 

事实上,YesWelder在北美市场打响的“第一枪”,就是其极具风格化特色的焊帽产品。其贴花是由多位美国的纹身艺术家设计而成的,大量运用了美国本土的艺术符号。把劳保用具当成“潮玩”一样设计,这种不同寻常的思路,使得这个系列在千篇一律的焊帽产品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YesWelder的第一款爆品。

 

便利化、简易化、个性化的“三板斧战法”,使得焊接工具这个品类从散发着“生人勿近”气息的专业设备,逐渐向“家用大玩具”这个定位靠拢。当焊接工具的使用门槛逐渐降低,其在用户心中就会经历一个“祛魅”的过程,逐渐被等同于像洗衣机、吸尘器一样的“普通家电”,成为家中常备之物。这就为YesWelder的产品线以及市场销售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。

 

此外,从“复购”这个DTC品牌最强大的“增长引擎”的角度来看,下沉到家用场域,实际上也有重要的裨益,其引发了一系列持续的、远期的复购动作。譬如,一个购置了入门级焊机的用户,往往会进行连带消费,如焊帽、手套、镜片、电池、工具袋、替换零件以及大量的焊丝、焊剂等。这些配件和耗材消费,实际上就是垂类领域的一种横向延伸,它一方面支撑起一个主打焊机这种“大件商品”的品牌的复购率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品线的扩张和长期客户的留存。

 

03、“流量逻辑”终结后,如何用“内容”培育忠诚用户?

 

纵观十年间的DTC热潮,“流量”二字无疑是决定诸多品牌兴衰的一个“题眼”:有人因之而勃兴,有人也被其反噬。

 

曾经,简单粗暴的“流量逻辑”受到无数网络原生品牌的追捧。它们信仰“力大飞砖”的信条,笃定地认为只要不断投流,总能“喂养”出万人瞩目的顶流品牌、安稳地收割热度红利。然而,用户隐私政策收紧以及营销竞争日益加剧,带来推送算法失焦、获客成本骤增,不仅让这种昔日的“万全之策”遭遇灭顶之灾,还留下了畸形的成本结构和增收不增利的经营困境。

 

对于YesWelder而言,用扎实的内容建设替代传统的投流模式是破局的关键。

 

“其实我们刚开始也尝试过那种依赖流量投入的传统营销模式。但在运营中,我们心中萌生了一个问题。广告也是有红利期的,就好像潮汐一样。在刚投流的时候或许的确冲了一波销量,但热度退去以后,这种营销究竟为品牌留下了什么?”Jenny指出,“其实什么也没有留下。广告打出去就没有后文了,你并没有触及用户心智,更遑论让他们对品牌忠诚呢。”

 

在这种判断下,YesWelder把营销的重心放在了对深度内容的打造上,着手在各大平台上“因地制宜”地推出“内容广告”——为受众提供知识增量、提供解决方案,通过故事叙述渗透品牌文化。

 

与通常意义上那些聚焦于品牌词、类目词,或是充满“兜售口吻”、“吹捧语气”的传统广告相比,这种内容营销更注重为用户提供切实的购物建议、使用心得、社群认同感以及人文关怀。

 

具体而言,当关键词广告“变着花样”地以露骨姿态收割用户的钱包时,YesWelder在各大社媒上的广告内容却是另一种画风:焊机使用技巧教学、焊机参数的调整事宜、焊接DIY工艺作品展示、反映女性焊工群体生活的“微纪录片”等等。

 

在品牌内容的积累上,YesWelder团队保持着一种长期主义的心态。用Jenny的话说,甚至是“不计成本”。

 

“很多时候,对营销部门来说,业绩就是尊严。但是,对于YesWelder来说,我们从来都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。我们一直都在传播这样一个理念,稳步推进、把每个渠道的内容都铺好就可以了。接下来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、自然而然发生的。”

 

Jenny指出,对于DTC独立站来说,前期投入的财力、精力很难立刻见效,这个转化的过程可能要持续数年之久,但YesWelder团队愿意去尝试,也敢于探索别的焊接工具厂商从未走过的路。

 

“我们拍摄一条微纪录片耗费有50万之巨,虽然这是一个挑战,但我们并未畏缩不前,因为想把DTC品牌这条路走通,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如今,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在细节上做加法——表达是否地道、内容框架是否合理、视频镜头是否精到、视觉风格是否统一等等。”Jenny谈道。

 

此外,在YesWelder的品牌营销中,“真实”也是一个被反复强调的理念。Jenny表明,“高质量的内容、交心的沟通是培育用户忠诚度的必要前提”,“在与用户的真诚交流中,YesWelder的品牌建设其实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——品牌越坦诚,用户越包容。”

 

实实在在地传授焊机知识“干货”、积极与众筹用户磋商产品设计、找一线焊工实地拍摄广告素材、深入焊工群体跟拍纪实影像......凡此种种都旨在使YesWelder成为一个能够栓住用户的心、拥有活跃社群生态的DTC品牌,而非只是一个卖货的“匆匆过客”。

 

正如创始人之一叶晓风所说的,“惟真实,焊人心”——用户对品牌的忠诚是拿品牌对用户的真诚换回来的。而在这个“等价交换”的过程中,深度内容营销无疑发挥了“信任货币”的作用。

<
相关评论
赞助商链接
赞助商链接